学校首页 | 网站旧版 | 中文版 | English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

现代钢琴运用十二平均律(简称平均律),它的调律采用的是平均律调律法。平均律调律法也称“平均加减调律法”,它是运用纯正音程比平均律音程窄一点或宽一点的特点,将纯正音程加宽一点或减窄一点,使其成为平均律音程的方法,如图所示:

QQ图片20141225181737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一个八度内纯律四度音程比平均律四度音程窄了2音分;四度音程的根音转位后成了五度音程,纯律五度音程比平均律五度音程宽了2音分。于是,将纯律四度音程加2音分或将纯律五度音程减2音分,就分别成为平均律四度或五度音程。这就是钢琴调律原理之一。如果以纯律四度和五度音程加减2音分,通过上行或下行循环生律,即可产生平均律音阶,如下图:

QQ图片20141225182031

从上图中可以清楚看出:1、只要每个纯正四度音程加2音分和每个纯正五度音程减2音分,就能获得一组平均律音阶;2、只要遵循上述加减法,音程生律的方向可以不分上行或下行;如下图:

QQ图片20141225182131

QQ图片20141225182747

根据图1和图2,可编制二套四度五度加减平均律调律法,即“上四下五循环调律法”和“下四上五循环调律法”。“上四下五循环调律法”的调律程序.调律音域(33F-45F),国际标准音高A二440Hza“下四上五循环调律法”的调律程序,如下表:调律音域(33F-45F),国际标准音高A =44pHzo,对以上两个调律法的调律程序进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特征:

1.两个调律法遵循“毕达哥达斯调律法”原理。“上四下五循环调律法”所产生律音的排列,如同五度音列下行的排列;“下四上五循环调律法”所产生律音的排列,如同五度音列上行的排列。只不过这上下行五度音列的“律”并非是五度律,而是平均律;

2在两个调律法中,无论音程为上行或下行,只要音程键音名相同,音程属性相同,拍频值就相同;

3.调律法中的“上四下五”,可视为相同冠音的四度和五度音程的循环,它们的拍频比为1.5:1;“下四上五",可视为相同根音的四度和五度音程的循环,它的拍频比为2:1.5;

4.虽然四度音程都加2音分和五度音程都减2音分,但是形成每个平均律四度和五度音程的拍频都是不同的;

5.在33F一45F音域中,只有37A一42D和35G一42D两平均律音程的拍频值能较为精确的掌握,而其它音程的拍频值却不能精确的掌握。如果37A -42D四度音程的拍频按“一秒一拍”,35G一42D的拍频按“三秒二拍”进行调控;不但能够做到,而且能够做得很好,产生的“律音”精度高、偏差少。

虽然,四五度循环调律法为历史传承下来调律的方法,具有简单易行、规律性强等特点,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除37A-42D和35G-42D两音程外.其它音程在调律时多少存在着拍频值不易控制的情况,这样容易影响到调律的精度;又如,因是循环推导生律,一个先前的偏差,将波及和影响到以后所有 生律的精度等等。

所以,在调律法中往往需要运用一些辅助音程对调律音程进行检查或生律的高度进行校对。于是,调律法的一套完整的调律程序,不但有调律音程,还要包括一些校对和检验音程,确保调律的精度。

校对检验音程运用原则:

一、校对音程主要采用与调律音程相同的音程,但必须是先前已被确认过的正确的音程。运用与调律音程相同的音程进行校对,简便易行。

二、检验时采用与调律音程不同的协和音程。如果调律音程是四度五度音程,检验音程一般就不再采用了,而运用大小三度或大小六度音程等其它的协和音程。

三、检验音程的构成应与被检验的键音有关,即,检验音程其中的一个键音必需是被检验的键音。

四、检验音程运用的是平均律音程拍频的比较;例如,相同音程不同位置其拍频的比较;不同音程不同位置其拍频的比较。

平均律调律法调律作业程序中通过增加校对和检验音程的校对和检验,无疑的克服了循环调律法中的一些缺点,增加了平均律调律的可靠性和精确度。人们把加人校对和检验作业程序的平均律调律法,称为"精密调律法"。

当今,钢琴调律都以“精密调律法”为基本方法。可以说,不采用“精密调律法”进行的钢琴调律,不能认为是“调律”,只能认为是“调音”。因为没有经过平均律音程检验合格的“音”,不能称之为平均律的“律音”。钢琴“精密调律法”有许多种.下期精密调律法。

摘录于陈重生—《钢琴调律原理与应用》第二版

(数据更新至2016年12月15日)